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志全文(《诫子书》:淡泊明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4 10:21:45    

阡陌红尘,采菊东篱。

落花染霜,南山悠然。

尘世万千,看不尽的人间繁华,

人情冷暖,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晚年的诸葛亮在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诫子书》中写道: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既是对他儿子的告诫,也是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隐居于南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于浊世而自立,宁处穷而守高。心存高远之志,韬光养晦,终得一日卧龙飞天,成就千秋霸业。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想登上奇山险峰,并不是想要得到什么、想炫耀什么。只是想看看那站在山顶从未领略过的风景。

只不过上山的路太过泥泞,途中的美景太过诱人,以致于我们忘记了终点究竟在哪里?

在《如懿传》里

因为弘历对青樱说:

自己身处万人之上,

可万人之上就是无人之巅,

所以自己常常深感孤单。

青樱如履薄冰、千辛万苦地来到他身边,蒙他所爱获得与他并肩而立的资格。

尽管如懿从未在乎过后位,只在乎的君心。她终究也只能断发为祭,泪水里藏尽一生誓言。

弘历也终究在那无人之巅迷失了自己。只能许一丝白发,紧紧缠绕永不分离。

宠爱与权势,是开在心尖上最惊艳的花,

哪一朵,都能艳了浮生,惊了人世。

莫怪誓言旦旦不经风雨,要怪只怪一生太长,青丝落地终成霜,真心错负深爱终成劫。

也许正因这凡尘诱惑太多,太多人、太多事便会轻易随风而去,不留痕迹。

很喜欢汪国真的一句话:

无忧淡泊的生活,

并能以淡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和诱惑,

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入梦。

这样的人,

予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宁静。

如云朵,如湖泊,轻松、宁静,是多么惬意的人生啊!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于平凡中孕育绚烂,于黑暗中萌生希望。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对当时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即使房屋被烧,家境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不为斗米折腰。

人来人往,车马喧嚣,陶渊明却能不受世俗的烦扰,只因志存高远,在哪里都是僻静悠然的。

如今,我们身处灯红酒绿的人世间,早已看惯了尔虞我诈,体会了世态炎凉。

我们唯独不能忘却的是自己的本心。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可以栖息的家,那里不惊、不喜、不悲、不燥。

心远地自偏。心向阳光,身陷沟壑也不绝望;心中有光,身处黑暗也不会彷徨。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让我们在滚滚红尘中立下不坠青云之志。左脚现实,右脚梦想;左手烟火,右手写诗,守一方净土,于淡泊宁静中明志而致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