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什么意思(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2 08:51:44    

一个人,当他的品格高尚的时候,不需要别人歌颂,他的名声也会传播在外,当我们要表达这样的思想的时候,就可以用虞世南的诗《蝉》来表达。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的意思是: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垂下,饮用着清凉的露水;它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不断回响。处在高处的蝉,它声音自然能够传得很远,而不是依靠秋风的吹送。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个人的名声在外,不是靠吹的,而是靠自己高洁的人品。

虞世南(558年-638年5月)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官到秘书监,人称“虞永兴”。

他创作的这首小诗,托物寓意,蕴含着一个为人做事的真理:为人处世,要立身高洁,而不是自吹自擂,靠强大的宣传来包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