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子是什么意思在古代(盘点历史的著名竖子们)
话说古人即使骂人也很文雅,咱们通常骂别人说“这小子”,这话搁在古代就是“竖子”,历史上被骂为竖子的名人也蛮多的,听起来也挺可乐,今天和朋友们分享下。
1何谓竖子
咱们来看看,中国古代有哪儿些可以被称为竖子。
竖子的解释,从历史上看有这些。
《荀子·仲尼篇》有“五尺之竖子”的说法,意思是指“五尺高的童子”,原文说“孔子的门人弟子,五尺高的童子都以五霸为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中则提到“竖子之过”,意思是指“童仆,孩童”:原文说:适度的打骂如果从家教中废除,那么小孩的过错就会立即出现。刑法惩罚的手段如果不适中,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但竖子在古代有时也明显带有贬意,意思是指“小子”,是对人的蔑称。
比如《战国策·燕策三》,荆轲怒气冲冲对着燕太子说,今天去秦国如不能完成任务顺利回来复命,“竖子也”。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这里荆轲被激怒了,有点赌气情绪,竖子意思是指无用的小子!
下面和朋友们一起看看被人蔑称的“竖子们”。
2庞涓骂孙膑为竖子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41年。
据《资治通鉴·周纪二》
魏国庞涓率兵攻打韩国,韩国就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听取孙膑建议,答应韩国使者请求,但并没有马上出兵,而是隔岸观火,坐观韩国和魏国在血拼中同时被削弱,韩国仗着有齐国作为“坚强”后盾,和魏国干了五仗,但很可惜,都被打败了,韩国于是干脆对齐国称臣,齐国这时才发兵,任命田忌、田婴和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来援救韩国。
孙膑此战还是沿用围魏救赵的老办法,直袭魏国都城。
庞涓听说后,急忙放弃攻打韩国,带兵赶回国中,魏国集中了全部兵力,派太子申为将军,抵御齐国军队。
当时魏、赵、韩这些三晋士兵一向骠悍勇猛,看不起齐国,孙膑决定因势利导,对此加以使用。
孙膑采用减灶计来迷惑庞涓,让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后,第一天做饭修造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二万个灶。
庞涓看到见到这个情况,认为齐兵胆小,士兵都逃光了,庞涓就丢掉大队人马,率轻骑冒进追击,孙膑估计庞涓到达马陵的大致行程,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险隘,适合进行重兵设伏,孙膑便派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树干上书写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再从齐国军队中挑选一万名优秀射箭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一见到有火把亮光,就万箭齐发;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那棵树下,看见白树干上隐约有字,便令人举火照看,还未读完,两边箭如飞蝗,一齐射下,魏军大乱,溃不成军。庞涓自知败势已定,便拔剑自尽,临死前叹息说:“遂成竖子之名”,意思是他让孙膑这小子成名了,齐军乘势大破魏军,俘虏了太子申。
庞涓被孙膑减灶计迷惑,轻敌冒进,中伏自杀身亡,死前骂孙膑为竖子,庞涓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骂孙膑,徒遗千载笑。
3毛遂骂白起为竖子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258年。
摘录《史记·毛遂自荐》,毛遂部分慷慨陈词的话: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小竖子耳”,率领几万军队,和楚国交战,一战就拿下鄢、郢,二战就烧掉夷陵,三战就侮辱楚国祖先。这是百代的血仇,连赵国都感到羞辱,但大王却不以为耻。毛遂这里意思是说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竖子罢了。
毛遂贬低绝代军神白起为小竖子,不禁让人莞尔。
4鸿门宴后亚父范增骂项羽为竖子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
据《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进行当中,刘邦见事不妙,果断开溜,让张良进行善后。
张良替刘邦向项羽告辞,并献上白玉璧一对、玉杯一对,没心没肺的项羽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则将玉璧丢在地上,拔出宝剑砍碎了玉璧,叹气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范增意思是项羽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
鸿门宴后,范增恼羞成怒,怒骂项羽为竖子,虽然项羽为顶天立地大英雄,但范增此骂一点也不违和。
5蒯通骂韩信为竖子
此事发生在前196年。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完陈豨叛乱,回到京城,得知韩信已死,对此既高兴又怜悯,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没有?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刘邦说:这人是齐国的说客。于是就下诏命令齐国捕捉蒯通。
蒯通被带到,刘邦责问他为啥蛊惑韩信造反,蒯通直接承认了这一点,说,我确实教过韩信,但“竖子不用臣之策”(意思是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自取灭亡,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刘邦听后非常生气,让煮了蒯通,蒯通则大呼冤枉,刘邦说:你有啥好冤枉的呢?蒯通说: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天下英雄云集,谁先抢到天下就是谁的;尧很仁德,但蹠的狗还会对着尧狂叫,只因为尧不是狗的主人。那个时候,我心里只有韩信,并不知道陛下。何况当时想象陛下一样争天下,但力不从心的人海了去,又咋能都把他们煮死了?刘邦于是就让把蒯通放掉,并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因韩信出卖而气急败坏的蒯通骂大英雄韩信为竖子,历史就是如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最终韩信功高震主而死,从谋士蒯通角度看,此骂倒也应该。
6曹操骂祢衡竖子
此事发生在公元193年。
祢衡是历史上少有的狂人。
据《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一向猖狂嚣张的祢衡再三激怒曹操,并击鼓骂曹,让曹操终于出手对付祢衡。
曹操发怒,对孔融说,“祢衡竖子”(意思是祢衡这小子),我要杀他,不过如同杀一只麻雀老鼠罢了,但这个人还有点虚名,如杀他,不知实情的人会以为我不能容人,现在送给刘表,你看怎么样?曹操于是派人送祢衡去刘表哪儿。
曹操在玩借刀杀人。
曹操忍住杀心,把祢衡送给刘表,刘表忍住杀心把祢衡送给江夏太守黄祖,结果黄祖没忍住,祢衡就死了。
人不能太狂了,谁也不是你父母,会无原则地包容你。
以此来看,曹操骂祢衡竖子,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