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草(中药名字:笔筒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2 09:37:26    

节节草还有一个名字叫节节木贼,所以我曾一度把节节草误认为是木贼,因为本县有些民间中医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后来随着不断学习交流,终于确认、在万荣县的河滩、沟壑都是节节草,不是真正的木贼。

前几天我还去了次河滩,发现一些节节草,如果你用识图软件,很容易报告“木贼”,其实这是错误的。是因为拍照不清、构图不全面等因素引起的。

这张照片拍摄时间2023年5月9日,河滩。中间这根看起来像木贼,其实是节节草

木贼是“大型植物。……地上枝多年生。枝一型。高达1米或更多,中部直径(3) 5-9毫米,节间长5-8厘米,绿色,不分枝或直基部有少数直立的侧枝。”

节节草是“中小型植物。……高20-60厘米,中部直径1-3毫米,节间长2-6厘米,绿色,主枝多在下部分枝,常形成簇生状”

无论从“身高”“粗细”“分枝”等都能判断出我们沟壑、河滩的植物是节节草。

节节草不是《药典》中药,是传统中药。现在中药名字叫“笔筒草”。

为了我们看书方便,列举一些名字:《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叫笔筒草;应该是现在的通用名字。不过我还是建议用标准的植物学名“节节草”方便交流。

再看一些书上的名字:通气草(《草木便方》),眉毛草、土木贼(《分类草药性》),节节菜、接骨草(《福建民间草药》),锁眉草(《四川中药志》),节骨草(《湖南药物志》),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这里我解释一下:这个植物的种穗,确实像“秃头的毛笔”所以有别名叫“笔头草”。这是与麻黄区别最明显的地方!

下面看部分著作的论述;

1、《中药大辞典》笔筒草:

【来源】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间生长茂盛时采集最好。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

2、《中华本草》: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

3、《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

4、《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

节节草与木贼是同科同属植物,都是木贼科木贼属。与麻黄也像,但是不是一个科,草麻黄是麻黄科麻黄属。所以节节草功效与木贼区别很小,但是与麻黄根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