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效唑控旺的正确使用方法(喷施控旺剂不能随意,正确方法来了)
现在农药和化肥的选择面很广,在种植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时候,农民都会在播种前把土地底肥留足。这样虽然庄稼长得快,但结果也带来了生长过于旺盛的后果。这样的结果很容易引起农作物的倒伏,并且光合作用也会减弱,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增加,最终影响就是减产。
多数农作物都需要进行控旺,目的是为了增产,农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喷控旺剂。不过能严格按照控旺剂的用药要求来操作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记得在缩节胺刚面世的时候,就有农民喜欢用它来控旺。结果农民喷了一次之后,觉得看不出来什么效果,就没严格执行产品的使用说明,又再次喷雾控旺。结果一周之后,效果出现了,大豆叶片深绿,豆棵不长,尤其是和邻家农田里的正常大豆比起来,简直就像得了侏儒病一样。

等到大豆上市收获的季节,大豆的高度也没过膝,至于产量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控旺药剂的使用一定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严格执行,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因为第一次喷雾之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不能随意的增加或者减少剂量,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的控制和调节药剂的量。市场上相似的控旺药物有许多,像是: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乙烯利,都是这方面的控旺药物。下面简单说一下玉米、花生和大豆的正确控旺做法。

玉米的控旺:
玉米控旺,在喷雾时候要做到喷高不喷低,药剂要做到一扫而过,不要重复喷雾。如果在喷雾后6小时以内遇到下雨天,那么一定要把用药量减半后再喷上一回。
1、用30%胺鲜·乙烯利水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15~20公斤并混合均匀。在玉米6~8叶的时候,最晚不能超过10片叶子的时候喷雾。
2、用缩节胺(助壮素、壮棉素、甲呱嗡)。每亩用25%缩节胺(助壮素)20—30毫升,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兑水40公斤喷雾。
3、每亩用50%矮壮素30克,兑水30公斤喷玉米植株顶部叶片。
4、用15%多效唑50-60克,兑水60-100斤混匀喷施。

花生的控旺:
花生控旺,主要在时间上有讲究。整个期间要喷药两次。第一次最好选择在开花末期到结荚期之间,这时候的花生植株高度在30-40厘米之间。之后进行第二次控旺,这时候的植株高度在45厘米以下。
烯效唑的使用:每亩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30克,加水30公斤之后喷雾。喷药时间上一般选择下午3点钟左右喷雾,如果喷雾后6小时有降雨的话,应该再次喷雾。
多效唑的使用:多效唑喷雾之后,影响会保留很长时间,一般3个月内没有问题。所以它的作用表现在,对下茬作物影响比较大。建议每亩用量50~70克,它比烯效唑安全性差一些。

大豆的旺控:
使用烯效唑时候,要在大豆的分枝期或初花期,每亩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4~48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在茎和叶上。
使用多效唑的时候。要在大豆的分支期或者初花期时候,每亩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如果是15% 的多效唑粉剂,要兑水40~50公斤喷雾。
使用缩节胺的时候,要在大豆长到盛花期的时候,每亩用5-6克,兑水15公斤进行叶面喷雾。

以上三种方法,就是作物旺控的常用方法。再提醒广大农民,一定要根据产品的说明书来进行作物的旺控,不能自己认为或者随意旺控,要按照规定剂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