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1%——从企业“智改数转”看南宁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的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4:09:00    
图片


把智能系统植入潜伏机器人后,当系统收到需求指令,就会调度就近的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开展分拣和配送;智能立库实现自动传输、自动码垛,仅需一名员工就可以管理大型仓库……连日来,记者走访南宁李宁中心运动鞋生产车间、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广西生产基地等项目现场,看到了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可喜变化,感受到了企业开展“智改数转”带来的良好效应。


今年以来,南宁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赋能新型工业化和首府工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一季度,南宁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1%,增速较全区平均水平提高55个百分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79.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1.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47.3%。


一双鞋子从“质造”到“智造”


在南宁李宁中心运动鞋生产车间,AGV无人车、CTU料箱机器人、叉取机器人、潜伏机器人各司其职、来回穿梭,原材料、半成品实现精准分拣与实时转运;无人运输车在“黑灯仓库”中精准穿行,从2米高的货架上提取重型货物、完成产品出库,智慧物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效率,实现了节能降耗;一台台设备安装了“智慧大脑”,技术人员可随时了解生产线能耗、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生产变得更加有序化、连续化、高效化……

南宁李宁中心运动鞋产线外围,AGV无人车忙碌工作。 记者 潘浩 摄


广西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拥有制鞋传统大线12条及电脑针车、电脑裁断等先进生产线,为李宁品牌产品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升级改造,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了生产效率,确保生产线开足马力、全力生产。”该公司总经理贾明国告诉记者,得益于南宁优质的营商环境和人工智能赋能生产,今年以来公司订单量增长较快,一季度产值同比大幅增长,迎来了良好开局。


一双鞋子从原材料到成品再到售卖,需经过多道工序,如何管控、衔接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人,实现全流程可监控、可追溯?“今年以来,我们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进行管理,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全力打造智慧工厂,以数字化推动行业变革。”贾明国拿起一双运动鞋向记者介绍,“我们生产的每一双运动鞋都有独立的‘身份证’,即防伪追溯码,意味着一双鞋从生产到销售都是可追溯、智能化的。”


实现从“制造”到“质造”再到“智造”的转型升级。今后,该公司将积极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以数字化赋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生产效率,丰富品类、提升品质,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跑出创新“加速度”、重塑发展新优势。


一罐饮料从智慧工厂走向世界


在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广西生产基地项目,一条长达250多米、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一罐罐饮料被生产出来,即将销往广阔的全球市场。“项目一期于今年1月6日正式投产,一季度产值达7500万元,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基地负责人武秀江表示,项目以工业4.0智慧工厂为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广西生产基地内,长达250多米的高速全自动化生产线上,只需要少量技术工人即可完成生产。记者 潘浩 摄


在10层楼高的智能化立体库里,在一名员工的操作下,一台台机器人有序运作,实现了自动码垛、自动运输,一箱箱包装好的饮料被送上“电梯”、快速入库。“我们采用全自动卸垛系统,可实现每小时4.8万罐的卸垛能力,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武秀江说,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2条生产线调试工作,后续还将推进建设2条生产线,加快构建绿色、智能的生产运营体系。


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广西生产基地项目是天丝集团加码在华投资的重要一环,是集团连接中国与东盟市场的重要战略布局。该项目获得自治区、南宁市以及广西—东盟经开区各相关部门的贴心服务,令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随着项目加快推进,其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持续发挥,引来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加速形成,共同推动首府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迈进。


一场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市工信局近期制定并印发《南宁市“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推动智能产业化、产业智能化的目标,着力提高人工智能产品供给能力,抓好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快培育核心产业集群和智慧产业园区。”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推进和网络安全科科长乔可介绍。


今年以来,南宁市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通过建立常态化“人工智能+制造”场景的征集、发布、对接全流程工作机制,定期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促进供需对接;依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支持试点行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数字孪生仿真、智能排产调度、生态设备调优、质量检测、智能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培育一批人工智能赋能的高层次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新一轮工业振兴注入强大智能动力。


此外,南宁市还持续丰富人工智能产品供给,重点发展传感器、高性能算力芯片,工业、农业、服务类机器人以及智能终端等人工智能硬件产品,聚焦我市特色优势产业,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动发展垂直行业大模型,提升人工智能软件供给能力;建立人工智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强化政策、资金、资源投入,加快打造领军企业引领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格局。


图片
1.今年首次!邕宁枢纽工程开闸泄洪
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区首位,彰显工业新动力——从“首季报”看南宁工业发展的进阶之路
3.让文艺之花开遍基层每个角落——南宁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韦静

编辑丨黄运明

校对丨卢小青
二审丨陈叶萍
三审丨陈满运 王黎黎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