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建保障性住房“好房子”,今年首批保障房建设计划出炉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2025年全市首批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发布。7月9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获悉,今年年内北京计划开工34个保障房项目,涉及房源超5.1万套。同时,将有41个保障房项目竣工,涉及房源超5.6万套。
北京每年都会分批公布保障房建设筹集计划,依据最新发布的《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25年,北京首批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共涉及38个建设项目、53220套房源,其中,公租房项目2个、房源983套;保租房项目14个、房源17655套;安置房项目22个、房源34582套。
38个项目中,今年年内计划开工34个项目,涉及房源51097套,分布在海淀、丰台、朝阳等多区。另有4个储备项目、2123套房源将年内推进手续,计划2026年开工。记者梳理发现,这4个储备项目均位于海淀区,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树村保租房项目。
依据《通知》,西城区烂缦胡同66号院等35套公寓、南运巷11号保障性租赁住房,石景山古城自如寓项目,昌平天通中苑K、L区和龙湖冠寓北京生命科学院店共5个保租房项目、2428套房源被纳入筹集计划。
此外,今年将有41个项目竣工,涉及房源56083套,包括12个保租房项目、房源11154套;4个公租房项目、房源6045套;22个安置房项目、房源35979套;3个共有产权房项目、房源2905套。
和以往不同,今年的《通知》明确,针对当前保障房功能空间灵活度不够、公共服务、商业服务适配性不足等问题,今年将着力建设符合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的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倡导主体结构大空间布局,通过轻质隔墙系统、家具设备设施等灵活划分套内功能空间,实现居住空间可变和多用途使用。将公寓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重点,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建设单位优化设计、丰富配套,建设符合当代青年人生活习惯和交往需求的租赁住房。
关于今年首批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具体详情,市民可登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进行查询,
https://zjw.beijing.gov.cn/bjjs/zfbz/zcfg/tztg57/743686067/index.shtml。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