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灾风险高!广东省三防办发布强降雨防御最新通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21:35:00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10日至12日,受台风“丹娜丝”残余环流和季风共同影响,广东省将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降水过程。其中,9日夜间-10日,粤北、珠江三角洲中东部、粤东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11日,韶关和清远南部、珠江三角洲、粤西的北部、粤东有大雨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此次降雨过程具有局部雨势强、累积雨量大、致灾风险高的特点,极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

7月9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简称“省三防办”)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做好本轮强降雨防御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知要求,坚决克服麻痹大意,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将强降雨防御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防汛抗旱工作责任。

各级三防指挥部要严格落实指挥长AB角制度,指挥部成员单位要落实行业主体责任,做到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地要落实属地责任,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组织相关三防责任人上岗到位,扎实做好巡查、预警、转移、抢险等各项工作。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气象、水文、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要24小时紧盯雨情、水情、风情、工情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变化,加强滚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针对突发短时强降雨和夜间降雨,加强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和夜间防范提醒,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双重预警“叫应”和反馈机制,确保防御措施落实到位。要采用多种渠道,广泛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提醒,引导群众主动防灾避险。各级三防指挥部要加强综合会商,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措施落实,特别是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的地区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细致排查风险隐患,落实重点防御措施。要下沉专业力量,联合镇村干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管控工作。重点针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城乡内涝危险区、水库、堤防、中小河流、尾矿库、在建工程、危旧房屋、临时工棚等重点部位和高风险区域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落实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管理措施。要紧盯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落实群测群防机制,强化林场、旅游景区、野外露营点、野景点等安全管控措施。

要紧盯江河洪水风险,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科学调度运用水利工程,做到提前预泄和及时蓄水相结合,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密切关注小水库、小山塘、小水电站、小堤围、小水闸和病险水库安全,加强巡查防守措施。要紧盯城乡积涝风险,及时清理排涝沟渠、管网等设施的排水卡口,加强泵站等排涝设施运行维护,在重点部位安排应急排涝队伍,落实应急管控措施。同时,要加强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加强水上旅游、水上交通、水上作业、在建工地、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企业等各领域安全管理措施。

坚决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守好安全底线。要严格落实责任对接“三个联系”、转移避险“四个一律”等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空屋行动”“净山行动”“挪床行动”,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要密切关注偏远山区、城乡结合部、工地营地、林场、窝棚、小水电站、野景点等容易忽略区域,密切关注老人、幼儿、孕妇、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密切关注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员,确保巡查到位、通知到位、转移到位。

特别关注削坡建房等临山居住的群众,做到强降雨期间逐一入户对接,与群众面对面宣传降雨期间和降雨后“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不挖山坡、不清水沟”,该转移的必须转移到位。要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管理,坚决防止擅自冒险返回危险区域。

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应急处置准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加强险情灾情信息报送,坚决杜绝瞒报、迟报、漏报。要提前向可能成灾的区域预置抢险救援队伍、物资装备,做好“三断”等极端情况下抢险救援准备。重要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报告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

文|记者 郭思琦 通讯员 粤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