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教育坚守映初心

在向志艺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翔顺敏行小学附属幼儿园崭新呈现。 梁晓珺 摄

向志艺在图书漂流活动上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
受访者供图
八月的风带着夏末的清爽,吹拂着新兴县翔顺敏行小学的每一寸土地。校园内,绿茵茵的草坪如绒毯般铺展,阳光下的香樟树影随风摇曳,教学楼前宣传栏贴着孩子们的画作,走廊上的读书角摆放着各类书籍,处处透着宁静与活力。在这片充满书香与绿意的校园,校长向志艺用“敏而好学,行以致远”的信念深耕教育,书写着桃李芬芳的育人篇章。
立德树人
构建“三维育人”生态
深耕教育一线近三十载,在日复一日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交融中,向志艺沉淀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体系。在他的教育认知里,品德修养与良好习惯是学生成长的根基,远比单纯的知识积累更为重要。因此,他坚定不移地将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深刻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每一间教室、每一堂课都不只是知识传递的空间,更是学生品格塑造的核心主阵地。为了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他提出了以学校核心精神“敏而好学,行以致远”为灵魂的“三维育人”理念。这一理念体系层次分明、目标明确:以德育为根基,通过丰富的德育活动与日常渗透,着力培养学生正直、善良、有责任等良好品格;以习惯养成为路径,从课堂常规、行为规范到自主规划,循序渐进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意识;以五育融合为最终目标,打破学科壁垒与教育界限,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在向志艺的引领与全体师生的践行下,学校进一步将理念具象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准则,凝练出“学为行之基、行为学之验、心为行之本”的行动纲领——强调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学习的检验,品德修养则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了“读书求真,修身至善,里仁为美”的校风,让这些饱含教育智慧的理念渗透到校园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环境营造等每一个角落,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内核。
勇挑重担
筹备建校探索“减负提质”
秉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向志艺在实践中以实干与创新为笔,将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学校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当他接过新建翔顺敏行小学及附属幼儿园负责人的重任时,面对规划千头万绪。但他毫无退缩,以“钉钉子”般的执着投入工作,从校园的规划设计、教学与生活设备的采购验收,到教师团队的招聘选拔、招生方案的制定优化,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正是这份全身心的投入,让这所崭新的学校如期在2024年秋季学期顺利开学,迎来了首批充满朝气的学生。在日常管理中,他始终将教育理念融入细节,坚持走进课堂上好“校长思政课”,用生动的故事与深刻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教学评价中推行“多层次激励机制”,坚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原则,让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在校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收获成长的认可与自信。
学校的发展脚步并未因顺利开学而放缓。2025年春季学期,翔顺敏行小学被确定为县“减负提质增效”试点学校,向志艺又一次勇挑重担,带领团队开启新的探索。他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从科学制定学生作息时间、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日体育运动时间,再到增设科学探究活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等多个关键方面入手,全面优化育人生态。过程中,他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与教师共同研磨教学方法,根据实践反馈不断调整优化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与专注度大幅提升,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显示,体质优良率较之前提升了19%,近视率实现有效双下降;家长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高达97.82%。这一被称为“敏行模式”的实践经验,在全县总结会上作为典型案例与大家分享,向志艺用实实在在的成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教育答卷。
率先垂范
赢得师生家长认可
学校的快速发展与育人成效,如同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份成长与改变,在师生与家长的真情流露中收获了最温暖的回响。在孩子们纯真的世界里,向志艺是那位“会讲故事的校长”,四年级学生小林在作文中真挚地写道,正是校长在思政课上讲述的那些鲜活的“雷锋故事”,让她真正理解了“钉子精神”、艰苦奋斗与助人为乐的深刻意义,也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除了课堂上的分享,他还常常抽出时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谈心,主动跟踪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变化,用耐心与关爱成为学生心中信赖的“知心校长”。
在家长眼中,向志艺则是“值得信赖的教育者”。家长王先生由衷感慨,校长不仅经常组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还会在会后耐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与建议。学校推行的“减负提质增效指南”“作业分层设计”等举措,切实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而校长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更让家长深受感动。
在同事的眼中,他是“永不停歇的奔跑者”。副校长简老师这样描述:“向校长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教育改革的新动向,然后带领我们一步步去探索实践。跟着他干,虽然忙碌但内心充满成就感。”正是这种率先垂范的担当与执着探索的精神,凝聚起强大的团队力量,让学校在短短一年就赢得了家长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可,跻身全县优质学校行列。
深耕教育这片沃土近三十载,向志艺收获了诸多沉甸甸的荣誉:先后多次获评“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教育科研领域,历年来参与或主持省、市、县各级课题实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他的10多项课件作品获市级以上奖励,2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还在云浮市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斩获一等奖,被认定为新兴县学科骨干教师。面对这些成绩,他始终保持着清醒认知:“荣誉属于过去,教育永远在路上。”如今,他正带领团队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学校”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计划构建“AI+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探索更具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时至今日,向志艺依然用“敏而好学”的精神不断充实自我,以“行以致远”的担当持续推动教育创新。正如校园里的香樟树,深深扎根于教育的沃土之中,向阳而生,用蓬勃的生机与浓密的绿荫,荫蔽着更多渴望成长的心灵,在新兴大地的教育画卷上,继续书写着桃李芬芳的动人篇章。
梁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