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E5首秀:奥迪双品牌战略到底有何深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2:05:00    

充满未来感的前格栅与数字化环抱曲面,流畅优雅的车身线条勾勒,辅以Sportback溜背轮廓,形成了既具整体性又富有表现力的设计特征。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静静伫立的奥迪E5 Sportback以其前瞻性的设计语言以及高度还原概念车的细节处理,吸引了无数媒体与观众驻足拍照。

面对奥迪与四环标长久以来的“羁绊”,AUDI品牌的登场,的确堪称是奥迪入华近37年以来,最为大胆的一次尝试。

而在惊艳于奥迪E5 Sportback前卫设计的同时,或许大家更为关注的是,这款由全新品牌AUDI带来的开山之作,到底要如何诠释自身乃至整个品牌的全新内核?

如何在国人固有认知中形成明确的品牌符号?如何平衡奥迪四环和AUDI品牌之间的差异点?乃至后续为传统豪华品牌转型开拓一条新的路径,无疑都是对新生的AUDI品牌一次全面的大考。

奥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 高德诺(Gernot Döllner)

在此次发布会上,奥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高德诺(Gernot Dö llner)表示:“全新 AUDI 品牌的打造,是我们不断突破边界、锐意创新的重要一步。E5 Sportback 凝聚了奥迪一贯的卓越品质,并以中国消费者为核心,进行了专属设计与本地化定制。”

很显然,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隐藏在此次首发的奥迪E5 Sportback身上。

一场“油电齐发”的豪赌,能赢吗?

毫无疑问,目前的中国车市正处于一种极度激烈的竞争格局中。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以及智能化领域的迅猛发展,以每月超过50%的渗透率掀起技术革新浪潮;而传统合资车企则在电动化转型中铆足全力,力求在市场中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

然而,在这场充满变数的较量中,奥迪却找到了一条清晰的成功路径——那就是符合中国消费者思维的本土化道路。

其实,奥迪的本土化战略并非始于今日。37年前,奥迪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凭借长轴距车型和本土化生产的策略,在中国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奥迪意识到,单一品牌的战略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当多数外资车企仍在为选择何种平台开发电动车而踌躇时,奥迪就已凭借“双品牌”的协同策略,完美诠释了“油电并行”的双向发展。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的奥迪展台上,奥迪四环品牌与全新AUDI品牌首次以“四环标识+字母标识”的双品牌形式同台亮相。而在此前一天的大众集团之夜上,新AUDI品牌的首款量产车也作为重磅车型在大众汽车集团的媒体之夜首发。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 奥博穆大众之夜致辞

这一场景不仅是奥迪品牌本土化战略的最新体现,也标志着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油车还是电车?小孩子才做选择,我选择全都要!”

从此次上海车展展台的设计不难看出,面对当下油电对决的行业背景,奥迪选择采取双管齐下的“豪横”姿态。简单来说就是,四环奥迪品牌将延续奥迪一贯的豪华基因,继续巩固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优势;而全新AUDI品牌则以“中国速度”践行全球标准,精准触达新兴消费群体。

而就在这看似“我全都要”的奔放外表之下,却依旧流淌着奥迪品牌创新与变革的品牌基因。

对此,奥迪·上汽合作项目首席执行官宋斐明表示:“奥迪E5 Sportback是我们基于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打造的首款车型。我们将奥迪基因与卓越工程技艺,与中国数字生态系统和创新实力完美融合,专为追求科技的用户量身定制。”

当德国精密遇上中国速度,AUDI品牌就是“美美与共”的最佳答案。作为全新AUDI品牌的开山之作,奥迪E5 Sportback在设计上展现了奥迪对未来豪华电动出行的深刻洞察。

而这种“美美与共”的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更贯穿于奥迪的本土化战略中。通过这种“双品牌+双伙伴”的模式,奥迪不仅巩固了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在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中展现了其对本土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

奥迪的本土化创新并非简单的“为中国市场生产产品”,而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渗透到产品、技术、智能网联乃至于品牌形象的全方位创新。

全新AUDI品牌的目标用户是“科技先锋”——那些热爱创新技术的中国消费者。他们重视车辆的设计语言、智能互联体验,同时也对高端座驾的驾乘感受有较高期待。

AUDI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倾听”,而奥迪在中国与一众合作伙伴也一直践行着这个理念。

“今天的中国用户对车辆的期待已经全面升级,从设计、智能交互到使用场景,都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本地化标准。”对此,宋斐明也解释了AUDI品牌的由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推出全新AUDI品牌,它不是简单的产品引入,而是一次真正从中国出发、为中国用户而生的系统性回应。”

而奥迪E5 Sportback正是这种用户需求导向的产物。其命名背后的逻辑也体现了奥迪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E”代表纯电驱动,“5”代表中型车定位,“Sportback”则延续了奥迪经典的轿跑设计语言。这一命名不仅与奥迪已有体系一脉相承,也开创性地确立了全新纯电产品线的清晰标识。

而从战略角度来说,奥迪的双品牌战略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此亦彼亦”的协同发展。在宋斐明看来:“AUDI品牌与奥迪四环品牌一样,都承载着奥迪品牌的核心精神: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都代表了品牌标志性的进取精神。”

可以说,奥迪四环品牌和新AUDI品牌是同一品牌大家族中的两位兄弟,都承载着奥迪在全球积淀的工程实力与豪华底蕴,但同时又各有侧重。不同之处在于,AUDI品牌服务的目标用户更具科技感知力,面向新一代追求科技体验的年轻受众群体。

正是得益于上述这种“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分工思路,使得奥迪能够实现“双品牌战略”的协同发展,巩固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助力品牌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跃居电动化潮流前沿。

从结果来说,奥迪的双品牌战略,不仅是一次本土化的尝试,更是一场关于品牌创新与市场适应性的深刻变革。通过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奥迪展现了跨国车企在本土化创新中的巨大潜力。这种“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理念,不仅让奥迪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也为全球豪华车市场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产品狂潮下的技术底色

落实到终端产品之上,“双伙伴+双品牌”战略与奥迪传承的创新精神,更是碰撞出了堪称奥迪史上最强的一波产品攻势。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奥迪带来了19款车型,其中包括5款重磅车型的全球首秀。这一庞大的产品矩阵,不仅展现了奥迪在燃油车领域的技术优势,也体现了其在电动化领域的创新能力。

而在这一切背后,奥迪深厚的技术布局,才是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从成果来说,此番奥迪的产品攻势主要还是依托于PPC高端燃油平台、PPE高端电动平台以及智能数字平台。这三大平台不仅是奥迪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其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PPC高端燃油平台作为奥迪在燃油车领域的技术结晶,通过模块化设计与优化,进一步巩固了奥迪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技术优势。这一平台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性能表现,还通过轻量化设计与高效动力系统,优化了燃油经济性。

PPE高端电动平台是奥迪电动化转型的核心技术支撑。这一平台支持奥迪推出多款豪华电动车型,从紧凑型到中大型车,覆盖了广泛的市场细分领域。PPE平台的灵活性与扩展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为奥迪在全球电动化转型中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是奥迪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成果。这一平台不仅支持奥迪推出下一代智能网联车型,还为整车OTA升级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通过高效整合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这一平台将成为未来奥迪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支撑。

而此番奥迪的技术布局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更体现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创新上。

此次车展上,奥迪E5 Sportback搭载的AUDI OS操作系统,展现了奥迪在数字交互领域的技术突破。基于高通骁龙8295汽车芯片组(5纳米制程工艺,30TOPS算力),AUDI OS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直观智能的交互体验。59英寸4K贯穿式超清广域屏,搭配两块Mini-LED显示屏,以视觉化方式呈现信息流的动态韵律。

此外,奥迪智能助手(AUDI Assistant)是奥迪在智能化领域的又一创新成果。这一系统通过触控与语音交互的AI虚拟形象,不仅是一个功能界面,更是奥迪品牌精神的具现——在精准与趣味之间取得精妙平衡,将尖端科技创新与人性魅力温暖相融合。

同时,奥迪的技术布局不仅体现在车内交互,更体现在驾驶辅助系统的本土化创新。奥迪E5 Sportback搭载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奥迪全景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全国路况。奥迪E5 Sportback的驾驶辅助系统专为中国复杂城市路况设计,能够精准识别两轮车、三轮车、儿童及夜间场景等高频场景。领航驾驶辅助系统支持全国范围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驾驶辅助,可辅助用户绕行障碍物、识别交通信号灯、驾驶员触发式变道等多项操作。

凭借三大技术平台与数字化转型的支撑,奥迪的产品攻势正在全面铺开。秉承着相同的基因传承,奥迪的品牌形象焕新,正在通过协同效应持续重新定义着新时代的豪华出行体验,进而逐步夯实其在华,乃至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

未来,AUDI品牌将保持高效的产品投放速度,计划三年内推出三款车型——继首款量产车E5 Sportback之后,还将陆续推出SUV及大型轿车,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

源自“中国智慧”的自我革命

在中国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上,随着能源形式完成初步转化,智能化技术在国人购车选择中占据的权重也随之骤升。纵观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变革,中国的消费者正在逐渐成为这一转型的关键驱动者。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跨国车企的本土化战略,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如何延续品牌自身特色的同时,又能顺应中国市场飞速迭代的智能化诉求,日渐成为各大跨国车企需要攻克的首要课题。这当中不仅考验着集团领导层的决策能力,更是需要那种自上而下勇于创新的魄力。

而在这一点上,此番AUDI的登场或将为所有困于转型中的跨国车企,提供一个全新的破局思路。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多数跨国车企都是在本土完成平台和车型的开发,进入中国市场后再因地制宜地有所调整。但很明显在如今智能化主导的中方市场,仅凭过往那些机械层面的技术特性已经无法像几十年前一样,打动中国的新兴消费群体了。

如今,新势力品牌来势汹汹,多年未变的传统豪华市场格局亦在重塑。面对中国消费群体诉求升级的新挑战,奥迪选择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们携手应对。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高端用户群体的平均年龄(35 岁)比全球平均年龄(55 岁)更加年轻,他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其中的60%都希望体验最新的科技成果,有半数用户希望通过爱车来表达他们的独特个性。

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

在宋斐明看来:“如果一个市场没有挑战,就没有成长。而中国,正是全球最具挑战也最具潜力的市场。我们乐于投身于这个最激烈的市场。”

在追求前沿科技的同时,中国的高端客户也看重可靠性、安全性和纯粹的品牌基因,而这也正是全新AUDI品牌诞生背后的品牌逻辑。

通过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奥迪得以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需求,推出更具本土化特色的车型,如奥迪E5 Sportback。

而奥迪的双品牌战略,本质上就是一场本土化与全球化平衡的艺术。全新AUDI品牌的推出,不光是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转型需求,更是奥迪在全球范围内探索本土化创新的试验田。

一方面,奥迪通过产品与技术的创新,引领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转型。而另一方面,奥迪的双品牌战略,不仅是其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也为其在全球豪华车市场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不仅是奥迪对中国市场的一次战略尝试,更是对“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理念的始终践行。

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奥迪在中国也已经走过将近四十年,就像人生一样,不可能永远巅峰,自然而然会经历一些挑战。但正因为奥迪始终保持自我进化、快速响应的能力,才能持续前行。

而这次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也不仅仅是奥迪展示其本土化成果的舞台,更是其开启全球化新里程的起点。

通过“双品牌+双伙伴”模式、产品矩阵与技术平台的全面布局,这一场从中国出发的本土化实验,将是奥迪自我革命的时代缩影,同时也是全球豪华品牌所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