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的力量㉘|物流夫妻温暖山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08:5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慎敏

又是忙碌的一天,如同之前的每一天。

上午,余涌开着货车,满载着快递,从淳安县城千岛湖镇出发,前往60公里外的大墅镇。在那里,妻子余成琴已做好准备,迎接新一天包裹的到来。

2012年底,余涌、余成琴辞职回到家乡淳安县大墅镇,在家门口做起了乡村物流。12年过去,伴随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对“物流夫妻档”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便捷了村民,暖了山乡。

从简陋的“大墅镇农村电商物流集散中心”升级为在大墅镇上横跨8个店面的“淳安县大墅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夫妻俩对于未来的计划早已不同:“不仅仅让村民能享受到快速上门的快递服务,我们也想让更多的家乡产品能从山里走出去。”

余涌 图片来自淳安发布

决定“拼一拼”

“我老公原本做空调配件,我呢,原本是做饰品销售。两个人和快递行业都是八竿子打不着。”说起当年为何开始做物流生意,余成琴这位如今在大墅镇、枫树岭镇、安阳乡两镇一乡都当之无愧的“快递一姐”,自己也觉得有些意外。

2012年时,孩子即将上学,两家老人身体都说不上太好,常年在外的夫妻俩一合计,先后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大墅镇位于淳安千岛湖西南,与枫树岭镇、安阳乡连成一片,都是环湖多山的悠远之地。按余成琴的说法,“家乡依山傍湖的风景真美,但进出太不容易了”。

即便是归家这年,夫妻俩都得先坐轮渡,再绕山路,从县城到家要花4个小时。但也正是家乡的偏远,让夫妻俩意识到了商机——互联网的浪潮早已浸润了山中小城,居民们对网购也并不陌生,但正是交通的不便,使物流行业迟迟没有进驻山区,大多数快递公司都只是在县城设点。百姓有快递寄送,仍依靠老法子:请熟人去县城时顺路捎带。

“村民们有需求,就有商机。我们和家里人说,拼两年,如果不行再出去打工。”彼时,回到家乡的小夫妻也并非无工可做。余成琴的干妈便一直心心念念着余成琴能够到临安开餐饮店,不过夫妻俩还是决定在家门口“拼一拼”。

于是,夫妻俩用10万元积蓄买了一辆车,然后与县城几个快递站的老板谈妥,开始做物流最末端的生意。从此,在大墅这片土地上,物流有了“神经末梢”。

一对小夫妻,一辆小货车,大墅镇的快递业务就此上线。

这才叫“快”递

当年,清晨7点多从家里出发,又是搭船又是开车,到淳安县城取完件回到大墅镇往往已是下午2点多。山路十八弯,每天最多只能派送十几个件。其中辛苦可想而知,用来收派件的厢式货车开了几个月就不得不送修,坚持了一年多便报废了。

内向的余涌虽不善言谈,却特别吃苦耐劳,外向的余成琴性格乐观,认准的事很是坚持。但门前的这条路如此,光靠坚持,这份事业能否长久,始终要打个问号。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这话放在淳安一点没错。

2005年和2007年,千岛湖大桥和淳开线相继顺利通车。2008年,上江埠大桥及接线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14年10月,淳安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淳杨公路正式通车。

淳安县淳杨线上江埠大桥。拍友 王建才 摄(浙报集团资料照片)

淳杨公路起于千岛湖镇,终于汾口镇,全长64.1公里,途经里商、安阳等5个乡镇、26个行政村,沿线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被评为全国最美公路。

因为淳杨公路,从千岛湖镇到大墅镇的路程,一下子从4个小时缩短到了40多分钟。

余涌和余成琴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余成琴说,淳杨公路的通车一下子让夫妻俩的快递业务上了一个台阶。原本一天能送的件数有限,派送的速度也很难真正称得上“快”。“道路通了,来回时间短了,派送的速度和数量都上来了,这才感觉自己送的能叫‘快’递。”

2015年春节后,余涌提回了全新的4.2米厢式货车。当年夏天,夫妻俩一鼓作气,拿下了淳杨公路沿线大墅镇、枫树岭镇、安阳乡的快递经营权,辐射5万人口。当年9月初,夫妻俩的第一个快递站正式挂牌——“大墅镇农村电商物流集散中心”。

更重要的变化是快递站开始执行成熟的物流行业标准。夫妻俩不再是干“跑腿活”(向收件人收费的散件),而是根据收发快递总量,直接向上游结算收益。为了应对快速上升的快递量,夫妻俩的快递站门面也一扩再扩,并招收了10名员工一起参与分拣和派件工作。

到如今,一再升级的夫妻档已经能日均经手1500单,若是节假日前的高峰期,一天最多能派出3000多件,是两镇一乡名副其实的“物流集散中心”了。

淳安县淳杨线。拍友 王建才 摄(浙报集团资料照片)

快递到了村民家门口

2018年7月,另一件对夫妻俩来说的“家门口的大事”完工。淳安县“村村通”工程顺利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具备通车条件。

之前村里的道路不好,快递还是进不了村,而在“村村通”工程完成后,夫妻俩觉得是时候把快递送到村民的家门口了。于是,夫妻俩拿出全部积蓄,又借钱凑足了50万元,买车、招人、开分站。

“我们在片区内的主要行政村陆续开出了30余个新网点。”余成琴说。除了几家自营网点,大多数网点是与村民合作的。“只要村民想加入,我们都非常欢迎。现在我每个月拉的工资单越来越长,几年下来已经超过50人了。”

如今的夫妻俩,每天的工作是“活分两头”。余涌每天上午在县城的物流中心拿件装车,中午车辆就能送件到驿站,余成琴分拣后再下派到各个乡镇点。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前一晚抵达县城的快递,第二天下午就能出现在偏远乡镇的村口小卖部里。

2022年开始,余成琴更是在大墅镇引进了生鲜业务,米面油肉蛋菜订单在前一晚11点前下单,第二天下午4点前就能送到各个门店。

升级背后的梦想

从简陋的夫妻档到“物流集散中心”,2023年,夫妻俩再度把自家驿站升级为“淳安县大墅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因为夫妻俩有一个梦想,想让家乡的土特产能够走出大山,通过网络和物流,走向全国各地。

这次升级,源自一次巧合。

“以前做销售做了十来年,微信里加了许多客户。”一次,余成琴上山采茶叶,顺手发了朋友圈,“好几个以前的客人就问我,说这茶很新鲜,多少钱,能不能来一点?”

自那之后,余成琴就有心留意这方面的需求。她发现,村里很常见的那些土特产,比如茶叶、土鸡蛋、笋干、土蜂蜜、山茶油等等,其实都很有市场。许多村民也经常收到帮忙带点土特产的委托,或是送人,或是自家用,也多是通过“夫妻档”来发货。但这种朋友间的带货,往往是塑料袋随便一扎就拿来寄了。

“村里的这些东西都是很好的,总觉得有些‘暴殄天物’,毕竟包装也很重要啊,特别是有些人是拿去送礼的。”余成琴干脆请人设计了多款包装,朋友请她带货的时候她就装好。村民们来寄送,她也以印刷成本价提供包装,只赚快递费。

一来二去,土特产的发货量上来了,不少村民找到夫妻俩,让他们帮忙卖货。甚至一些上游销售商也找上门,委托夫妻俩发货。

为此,这家快递夫妻档又添置了不少和快递无关的设备。比如塑封机、真空包装机、冰柜,余成琴甚至还布置了直播的设备,请小姐妹来直播带货。只不过如此一来,夫妻俩一天中难得空出的时间,又被不停的忙碌给占据了。

“忙点没关系,看到有更多人提起淳安、提起大墅、提起大下姜,我们心里就开心。”余成琴说,淳杨公路连接了家乡和外界,不止物流,每年都有许多人通过这条路来千岛湖旅游度假。而现在,她希望家乡人民也能通过这条路更多地走出去。

【启示】

通路、通车、通物流,才能通民心。这对“物流夫妻档”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淳安历届县委、县政府对实现乡村“三通”的执念——从1959年新安江水库蓄水后境内只剩下12公里断头路到现在累计建成近3000公里农村公路跃居全省前列,大交通带来的发展红利,为淳安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最坚实保障。在“风口”之下,余成琴夫妻肯动脑、肯吃苦、肯坚持,紧紧抓住了机遇,成为能够温暖山乡的可敬新农人。人们都说,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这个故事里,时代洪流的呼啸,以及乡村弄潮人的坚守,共同揭示了成功背后的“奥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