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助力产业生态提质升级 旅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8:05:00    

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厂区全景图

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可视化生产指挥中心

2025年上半年,旅顺口区锚定“双过半”目标,以“奋楫者”的姿态劈波斩浪,以“加速度”的势头破局前行。全区190户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2.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94.9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区水平,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87.8%。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创新驱动点燃产业引擎、聚势谋远厚植发展动能,旅顺口区正以实干之笔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破浪篇章”。

创新驱动强筋骨 锻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通过3D摄像头实时捕捉车间动态,对生产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建儒指着数字大屏介绍。在这面占据整面墙壁的智能中枢上,深蓝色界面跃动着数据流与三维模型,5G+工业互联网平台将生产节拍、设备状态等关键信息实时投射,构建起透明化生产体系,通过可视化生产指挥中心,实现了设备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决策数字驱动。

大连亚明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与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联合开发基于5G+AI的视觉缺陷检测系统。由政府搭建的交流平台与政策引导,让企业能够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此外,在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方面积极作为,帮助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企业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

据了解,旅顺口区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24.7亿元,同比增长28.8%。政府联合高校、协会举办“领航深蓝 导航未来”船舶产业座谈会,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旅顺口区3家企业获得2025年辽宁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定向项目资金支持60万元。6家企业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标杆企业铸实力 示范引领夺殊荣

近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2025年通报表扬的“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贡献企业”中,旅顺口区6家企业入选,涵盖农业、船舶、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其中,韩伟集团以“咯咯哒”灭菌蛋品牌为核心,主导制定国内首个《灭菌鸡蛋》团体标准,并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推动行业升级,成为农业产业化典范;滨海船舶自2009年至今,累计交付各类船只200余艘,出口挪威15米双体铝合金工作船累计交付100艘。客户遍及俄罗斯、澳大利亚、挪威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德迈仕作为创业板上市企业,在精密轴承及精密切削件制造领域具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与博世、大陆、博格华纳、丰田等30余家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通过“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连市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央奖补资金”等政策工具包,一对一对企业进行申报指导。旅顺口区累计为企业争取超5000万元资金支持,专班服务破解项目堵点,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闯市场。

链群协同筑高地 向海图强拓新局

旅顺口区船舶产业集群正以“绿色化、智能化”为核心竞争力,充分把握船舶行业发展“加速期”,加大研发投入,培育高端人才,拓展国际市场,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实现产值新突破,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1号坞在建的16000TEU集装箱船下水,此艘船舶是为东方海外建造的同系列船5艘中的最后一艘,将于11月份交付,配备了最新一代智能航行与能效管理系统,作为新一代大型集装箱船的杰出代表,具有绿色节能、装载量大、智能化程度高等明显优势。中远川崎自建厂时就引进诸多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先后建成投产中一自动化管加工生产线、全面印字系统生产线、小组立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等23条智能化生产线,同时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实现了相关生产作业的高效化、智能化、可视化。

旅顺口区始终持续深化“政企联动”机制,以“统筹协调、服务大局”为宗旨,推动中远川崎总投资7.8亿元的“绿色新能源船舶生产设施装备提质升级项目”成为旅顺口区绿色制造的标杆工程。该项目不仅将带动全区船舶配套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集聚,更将为全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列入辽宁省2025年15项重大工程省级重点项目清单,标志着旅顺口区在绿色船舶制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旅顺口区以“产业生态提质升级2025”系列活动为抓手,深化产业链纵向布局与横向融合,推动政企协同、校地合作,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奋力领跑。2025年,旅顺口区锚定工业总产值460亿元目标,以“奋楫者”姿态书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