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产教评技能生态 上半年我省新增1.55万高技能人才

湖南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快推进职业技能评价。今年上半年,全省开展职业技能认定14.14万人次,11.25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其中1.55万人次新取得高级工(国家职业技能三级)以上证书,同比增长27.06%。
董日中1991年进入湘电集团工作,是集团第一个会运用数控机床加工电机轴的技术能手。“新八级工”制度推行后,早已评上高级技工的他又有了新的奋斗方向。他凭借近年来攻克的20多项技术难关和提出的100多项技术革新建议,成为集团第一位“首席技师”。湘电集团湘电动力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董日中:
“职业晋升通道打通后,我觉得对我们产业工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努力钻研、学习,你的能力和价值终归会得到一个认可。”
湖南人社部门主动开展联企联校调研,并联合工信、国资等部门全面推动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指导47家技能型国有骨干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聚焦材料、能源、先进制造等行业一线,试点评聘109名“特级技师”和11名“首席技师”,为技能人才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依托专家委员会组织行业企业开展新职业、新岗位、新规范研究,规划开发“石油化工”“盐业”“文旅”“茶叶”等“湘字号”特色职业技能评价序列。通过技能人才评价改革,目前长沙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咖啡加工工、旅拍定制师等新工种正从“新鲜”到主流。 长沙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李强:
“接下来我们在确保评价质量的基础上,会根据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各类技能劳动者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扩大职业工种的覆盖面。”
湖南人社部门还联合省教育厅推动实施大学生“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新增28所高职院校和技工院校备案自主评价学生技能资格,并为社会劳动者提供评价服务;联合纪检监察、审计、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强化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监管,整顿退出一批违规评价的“乱散弱”社评机构;鼓励支持规范运行的社会培训评价机构拓展评价范围,今年上半年有40家机构增加评价职业(工种)。
记者:程锦、通讯员王俊
编审:周红、王果、冉自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