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本本里的民生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05:34:00    

本报记者 潘 玲 顾植霞 拉毛措

“拿到证的那一刻,大家都太高兴了!”8月的贵德县阳光炽热,回想起6月拿到崭新的不动产权证那一刻的心情,迎宾雅苑小区业主马国仁仍难掩激动。他说那时他的指腹反复摩挲着不动产权证上烫金的国徽图案,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这套住了五年的房子,终于有了“合法身份”。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像马国仁这样圆了“办证梦”的居民已有2712户。14个曾让群众犯愁的“办证难小区”,正从“办证难”的愁云里缓缓走出。

“住了这么些年,一直没有拿到不动产权证,晚上躺在床上都在琢磨办证的事情。”说起过去的困扰,贵德县海南小区业主华旦打开了话匣子。这个2016年交房的小区,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欠缴税费,400余户业主迟迟拿不到不动产权证,“孩子上学要证,想换房也没法交易,那叫一个难心啊!”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攻坚的靶心。贵德县有效发挥县级领导包联机制作用,以上率下践行“一线工作法”,累计召开推进会15次,县级领导深入企业、相关部门穿透式调研走访15次,协调解决堵点问题,形成“县级领导牵头抓、部门联动协同抓”的责任体系,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

“我们对14个小区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摸底调查,找出堵点问题,并制定‘一小区一对策、一个环节一个责任单位’的精准工作方案,针对不同类型堵点问题分类施策。”8月26日,贵德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副局长马明告诉记者。

对历史欠缴税费问题,运用“执法督促+证缴分离”组合策略,在依法追缴税费的同时,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对补办土地、规划相关手续问题,运用“挂牌督办+限时整改”组合策略,对不符合规划相关问题限期整改,督促企业限时完成缺失手续办理;对存在违法行为的问题,运用“政策宣传+容缺受理”组合政策,把企业违法行为查处与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区分开来、同步推进……贵德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将14个小区按问题类型分成“税费欠缴”“手续缺失”“存在违法”三类,像给病人会诊般制定“病历卡”。

华旦所在的海南小区就是税费欠缴导致不能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典型。“我们当时反映了好多次,一直希望解决不动产权证办理的问题。后来,工作组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采用‘证缴分离’模式办理了不动产权证,税务部门通过法律途径向企业追缴税款。”

走进贵德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的牌子很醒目,办事窗口前井然有序。“以前办个证要跑四五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能搞定。”正在办理不动产权证手续的张女士感慨。

这种变化源于贵德县推行的“三方联合、一窗受理、并联办理”模式——整合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资源,实现首次登记、税费缴纳、转移登记“一窗通办”,并为这14个不动产登记难小区开通绿色通道,办证时限由原来的最少3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多两个工作日,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大大提升了群众办证效率。

更让群众暖心的是服务触角的延伸。贵德县不断优化服务,针对14个“办证难”小区推出“延时服务”,将每日工作时间延长1小时,还提供周末加班办理服务;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面签、代办帮办服务。

迎宾雅苑小区的75户业主今年6月办理不动产权证,就是通过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周末两天加班完成的。

“当时真的没想到他们周末加班加点给办下来了,真的太感谢了!”马国仁表示,“现在不管是孩子上学,还是业主卖房、贷款抵押等,都不再是难心事。”

“以前一直说在解决,但进展缓慢。”这是群众对“办证难”问题的普遍疑虑。贵德县用“钉钉子”精神打破这种僵局:每周召开专题调度会,县委书记、县长带头督办;县级领导包联小区,深入一线调研。截至目前,贵德县累计办理不动产权证2712套,办证率达70%。

“没想到政府真的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河阴镇南海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占军说,群众的笑脸,就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最好标尺。

黄河穿城而过的贵德,从来不缺温暖的故事。如今的贵德县,越来越多的居民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这小小的“红本本”里,承载的不仅是房屋的合法权属,更是党委政府对群众的承诺与担当。正如贵德县县委书记萨尔娜在推进会上反复强调的,“群众满意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解决‘办证难’是我们转变作风的坚实一步。我们要用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办成‘满意答卷’,让发展的成果更加可感可及、幸福的生活更有质感。”

《青海日报》(2025年09月08日 第5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