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遗址申遗21周年|千年高句丽文化的守护与传承
吉林省集安市,这座鸭绿江畔的边陲小城,是高句丽425年都城历史的见证者,至今仍留存着好太王碑、将军坟、洞勾古墓、丸都山城、国内城等众多世界级文化瑰宝。

(丸都山城)
2004年,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共42处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集安高句丽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首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21年来,集安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城成为瞭望高句丽文明的窗口,千年高句丽遗址正在这里焕发新生。

(丸都山城)
走在集安的土地上,历史触手可得。位于集安市区2.5公里处的丸都山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整体上北高南低,像一个向南倾斜的簸箕,又好像一个巨人张开了强壮的双臂把丸都山城牢牢拱卫在胸前。
这里是高句丽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曾作为高句丽的王都使用,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作用。

(长寿王陵)
长寿王陵(将军坟)建造于公元五世纪初,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将军坟属于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边长31.58米,高13.1米,共有七级阶梯,由22层石条逐层内收构成,设计完美,石造工艺精细考究,具有鲜明的高句丽民族特色,堪称高句丽积石结构陵墓的巅峰之作,充分体现了高句丽人独特的建筑理念和聪明才智。

(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镌刻着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一生的丰功伟绩。这座碑高6.39米,重约37吨,主要为汉字隶书,同时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痕迹,形成一种独特方正的书法风格,碑上共刻有1775个字,如今能辨认出1590字左右。作为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好太王碑无论是文学价值还是史料价值,都无比珍贵。

(好太王碑)
这些遗存不仅是高句丽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写照。

(“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 吉林省文旅厅提供)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爱心人士金明南、高金丹将“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捐赠给集安市博物馆,让这枚流散1700多年的文物顺利“回家”。金印回归意义重大,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院长孙炜冉教授表示,无论是“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还是“晋高句骊率善仟长”印、“晋高句骊率善佰长”印,都见证了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有效管辖。文物的出土与文献相互印证,证明了高句丽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省社科院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主任祝立业表示,金印回归丰富了我们对中央王朝管辖边疆地方政权的认识,也推进了高句丽历史学科的研究。

(根据“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推出的文创产品)
集安市博物馆计划举办高规格金印入藏仪式,邀请考古界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并同步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金印的历史价值、工艺特征展开深度学术探讨。博物馆还将以金印为核心开发系列研学课程和文创产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集安市博物馆)
申遗成功以来,集安市全面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大格局”。组织实施了遗址本体保护、壁画墓防渗保护、遗迹变形监测等3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文物本体保护得到有效加强;持续提高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硬实力”,建立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和平台,对世界文化遗产点24小时视频监控,对集安市17座高句丽壁画墓进行了数字三维重建,让古老的艺术瑰宝跨越时空与现代观众对话。
在学术研究领域,联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多所高等院校,开展了洞沟古墓群、国内城、丸都山城等多处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出版了《高句丽文物精粹》《高句丽王陵通考》《集安高句丽碑》等专著和论文40余篇。据吉林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中心王志刚主任介绍,吉林大学专门开设了高句丽渤海考古方向的博士培养项目,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紧密围绕高句丽相关课题展开,为深入阐释高句丽历史文化积累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和学术资源。吉林大学文学院高福顺教授则强调,未来要从哲学思辨、科学实证、家国情怀三个维度着手,强化理论研究,力求还原历史本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句丽研究话语体系。

(高句丽文化旅游廊道)
在集安,高句丽文化的印记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成为驱动这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为深度挖掘高句丽历史文化价值,集安市文旅局全力推进高句丽文化旅游廊道建设,以辑文门旧址为时空起点,一条串联古城早市烟火气、鸭绿江健走步道的自然野趣、西城墙遗址的沧桑肌理与丸都山城险峻地貌的游览线路,已成为游客触摸历史的“黄金通道”。

(高句丽遗址公园)
高句丽遗址公园内,老人在石雕群旁打太极,孩童在广场上追逐嬉戏,这座以“遗址保护+园林绿化”为双主题的公共空间,让千年遗址成为承载当代生活的“文化客厅”。

(儒留园)
毗邻好太王碑的儒留园,更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典范,园内以石雕群再现高句丽渔猎、乐舞场景,园外的房车营地则凭借“东北最优”的配套设施,成为G331国道上的网红打卡地。

(《梦萦高句丽》演出)
大吉他广场上表演的大型音舞诗画《梦萦高句丽》,则以艺术形式激活高句丽文化IP。该剧以绚烂服饰、灵动舞姿还原高句丽民族的民俗风情,成为集安夜经济的“吸睛招牌”。

(集安市游客服务中心)
集安市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票务服务、休闲购物等多功能服务。自2024年9月11日投入使用以来,已接待约1.2万人次游客。

(文创产品)
这座被历史浸润的边境小城,正以高句丽文化为支点,撬动文旅产业的全新格局。集安市文旅局副局长刘平宇透露,以长寿王陵、丸都山城等为代表的省内主要景区,年游客增长率稳定在20%,而5A级景区的增速更达40%。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李德山教授说,最近几年,吉林省充分发掘高句丽自身蕴含的深刻历史和文化内涵,与吉林省文旅事业融合在一起,既加深了人们对高句丽问题的认识,也把高句丽历史文化知识普及到了全国人民面前。

在丸都山城之中眺望山城的险峻,在高句丽遗址公园里回望历史的厚重,在好太王碑上斑驳的字迹和长寿王陵千年的石条里与历史对话,高句丽灿烂的文明仿佛铺陈在眼前的画卷,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这些珍贵的遗迹值得我们不断守护与传承。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摄影 张秋磊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