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夜生活,如何颠覆?
随着“秋老虎”的即将过去,我们马上要与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说再见。回眸2025年暑期,夜经济又一次成为衡量城市文旅消费活力的重要标尺。特别是在“苏超”联赛和各类爆款活动的热力带动下,不少网友表示,这个夏天,苏州让人有一种久违的“夜深了还不想睡”的“陌生感”。
作为一座常被调侃没有夜生活的城市,苏州一直把激活夜经济作为补齐自身发展短板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2025年的夏夜,苏州策划推出体育夜市、园林夜游、露天演艺等一系列充满“烟火气”和“潮流范”的活动,令人眼前一亮。
实际上,努力想做好夜经济这篇文章的,并不只有苏州。网络上,关于“江浙为什么没有夜生活”的讨论,一直是热点话题。面对这样的“共性问题”,各地有什么好做法?苏州的新尝试,又能不能带来颠覆?
一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圆桌观察员,近年来,各地越来越“卷”夜经济,背后有多重因素驱动,其中既有提升消费数据的直接动机,也有促进就业、盘活商圈、打造文旅品牌等长远考量。
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显著特征,是消费引领作用的持续提升。而作为构成“大消费”重要一环的夜间经济,近年来更是在促进内需和拉动消费方面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于2024年11月的《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24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将达到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18时至22时更是一跃成为夜间经济的“黄金4小时”。
那么放眼全国,苏州夜间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生态位呢?

北京和上海依然是全国夜间经济最为发达的两座城市。
在今年1月,继中国旅游研究院的《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后,美团研究院也发布了一份同名的行业分析报告。后者引入夜间消费指数、夜间餐饮消费指数和夜间娱乐消费指数等多个指标后,基于对全国36个主要城市的夜间消费数据统计分析,从夜间消费的类别、区域、消费用户等多个层面,勾勒出了日趋兴旺的中国夜间经济的基本轮廓并对其长期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美团版《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广州、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和长沙依次位列全国夜间消费指数前十名;若论夜间娱乐消费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则分别为上海、北京、成都、深圳、杭州、武汉、长沙、重庆、广州和西安。略显遗憾的是,正在蓄力中的苏州,虽接近全国头部但仍未能跻身前十。
圆桌观察员注意到,全国夜间经济Top 10之间的差距同样不小。比如北京和上海在很多指标层面就呈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也给予了充分的佐证。该指数从夜间出行活跃度、酒吧数量、夜间灯光强度、夜场电影活跃度和城市公共交通夜间活跃度5个维度数据出发,对全国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夜间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结果显示,2024年上海夜间活跃出行人次403万,酒吧数量2906家,夜间灯光覆盖全市75%的面积,上映夜场电影26.49万场,夜间公交活跃范围1975平方公里,其夜间经济活跃度可见一斑。
二
综合各方权威的评估报告可以很容易发现,北京和上海是全国夜间经济最为发达的两座城市,深圳和成都紧随其后,其他几座省会级城市和直辖市亦各有千秋。
和京沪相比,苏州差距较为明显;与同体量的重点城市如西安、成都、杭州、长沙和武汉等相较,苏州在以消费占比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夜间经济活跃度方面同样有所欠缺。因为夜间经济的活跃度,比的不是夜间消费的绝对量,而是夜间消费在城市全天总消费中的占比。比如在美团版《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中,虽然成都的夜间消费指数只位列Top 10的第四位,但其夜间消费占比(54.6%)却位列榜首,这证明其夜间经济的活跃度极高。
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而在苏州,包括居民消费在内的经济活动,夜间相对占比不高。而且,爆款夜游产品的不足也削弱了苏州过夜游的吸引力。
对此,也有不少人充满疑惑:为何GDP总量高达2.67万亿、常住人口接近1300万、城镇化率高达82%的苏州,夜间却难以成为消费的主要时段?圆桌观察员咨询相关部门和商家以及“老苏州”后发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生活方式在苏州有着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
首先是大多数苏州人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生活作息方式。作为鱼米之乡和状元之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耕读持家的传统有着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代代相传、顺天应时的严谨生活方式反映在当代,更多地表现为苏州人更注重将时间用于高效工作和家庭生活,而非夜宵、酒吧等传统夜生活形式。甚至在传统观念里,深夜外出被认为是不正经的表现。
其次是苏州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昼间经济的主导地位。苏州是一座工业总产值高达4.7万亿元的制造业基地,而制造业工厂的生产活动绝大多数都在白天进行。同时,与制造业相辅相成的庞大产业工人,是构成苏州市民群体的重要部分,他们对于夜间消费的需求也相对较弱。
此外,苏州历史上考虑到自身的城市特色和发展定位,没有较早地集中规划打造促进夜间经济集聚发展的大型载体和活动,也是原因之一。比如,苏州各地缺少体量大、业态全的夜间消费特色街区,夜游、夜娱、夜宿、夜购等夜经济重要元素较为分散。
三
然而,苏州作为一座人口超千万的经济大市、旅游大市,注定少不了夜生活。正当很多人调侃苏州人晚上八点半以后就不出门的时候,随着苏州的日益重视,夜经济已在悄然间形成了规模,一场比赛或演出带火全城的例子着实不少。
具体来看,苏州夜间经济的新业态是在多个维度同时崛起的:扣人心弦的“苏超”,带动了如火如荼的足球夜市;几乎每周末都有的明星演唱会,让无数粉丝嗨到深夜;璀璨绽放的“右岸仲夏夜”等露天演出,一次次点燃了金鸡湖;古城区持续焕新的平江路、山塘街、十全街等特色网红街区,延长开放至晚上9点的苏州园林夜游,以及独具地方文化色彩的小剧场,迎合年轻人口味的脱口秀表演等,同样为崛起中的苏州夜间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
也许比起与小龙虾经济深度绑定的北京簋街、到夜间十二点仍然人挤人的西安大唐不夜城、西子湖畔南宋情调浓郁的杭州宋城以及其烟火气放在全国也首屈一指的长沙坡子街,苏州的夜经济发展尽管没有形成一个强大而又集中的“爆点”,却呈现出遍地开花、群星闪耀的发展格局。

苏超带动了“苏州超级夜”等主题市集持续火爆。
分析人士告诉圆桌观察员,苏州发展夜经济的潜力,正是蕴含在丰富的资源禀赋中,多元化的资源优势将赋予苏州夜千姿百态,从而吸引不同口味的市民和游客。
如果想体验文人墨客笔下江南的温婉夏夜,可以选择“拙政问雅”这种园林款夜游产品;如果想感受一把年轻态的激情和浪漫,不妨到金鸡湖边去拥抱“仲夏夜之梦”这样的音乐狂欢;如果想沉浸于“小而美”的典雅和新潮文化中,可以去欣赏江南小剧场或脱口秀表演;如果想感悟江南特色的人间烟火气,可以选择去逛十全街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
苏州的夜晚,一天是逛不完的。也许苏州没有“姑苏不夜城”,但如此之多的差异化夜游产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右岸仲夏夜”是苏州年轻人狂欢的绚烂舞台。
苏州打造一座更有品味的夜游城市,没有必要在深夜这个时间段上“强人所难”,应着重结合长三角周边主要客群的生活习惯,抓住18点至22点这个“浅夜”时段,打造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新夜态。而且,需要勇于超前规划并舍得持续投入,立足有江南特色的差异化夜游这一本土优势,重点吸引具有较强购买力的优质游客。
游客来了苏州,总要留下过一夜;本地人晚上出门,也有好的去处。这样的苏州,就挺好。(圆桌观察员/零零漆)
来源:苏州圆桌
编辑: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