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76万余处三普文物保存现状全面摸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6:32:00    

9月1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图/国新网

自2023年11月开始,我国开展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普查当前总体进展如何,有哪些重要的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表示,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自2023年11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级普查机构、各地普查队伍担当实干,文物普查目前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文物复查与新发现均取得重要成果。全面完成第二阶段实地调查任务,76万余处三普文物保存现状全面摸清,近12万处三普文物完成补充认定公布。新发现文物成果丰硕,全国调查新发现文物数量超过13万处,实现两个全覆盖,即从类型上看,文物六大类63个细类新发现全覆盖;从区域上看,全国所有县级普查单元新发现全覆盖。在古城古镇古街、古代石刻、工业遗产、文化设施、文化景观、边境调查等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取得一批重要发现。

二是群策群力共建保护大局。各级宣传部门把普查纳入文明创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纪检监察部门严肃查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各级财政落实普查经费。自然资源部门主动提供普查数据底图,推动文物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23个行业主管部门与文物部门联合推进本领域的普查工作,提供本行业文物线索,协同开展实地调查。多地党委政府将文物普查纳入综合绩效等考核体系。全国5000余支普查队、4.5万名普查队员,追风赶月、跬步千里,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丝不苟的责任感,奋战在普查一线。

三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普查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与普查工作同步铺开,媒体记者深入一线“当一天普查员”,加强普查宣传,广泛发动群众。据统计,社会公众提供线索超过12000条,有6000多条经实地调查后纳入新发现。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强化与文物部门合作,许多社会团体、志愿者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饶权强调,当前已进入普查的第三阶段,各级普查机构正在全面开展普查数据审核。下一步将按照普查总体方案,严格数据质量把关,对通过审核的不可移动文物及时认定公布,建立各级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和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以文物普查厚植家底、厚筑根基。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温艳丽 龚凌蔚 北京报道

编辑 王佳箐 肖洁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